湟中区

2020-12-28 09:00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现有小型水库10座,其中小(1)型水库4座,小(2)型水库6座,主要承担防洪、灌溉、供水等任务,均按要求进行了注册登记。2015年至2019年湟中区开展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改革要求,10座小型水库均纳入了改革范围并开展了相应的改革工作;2019年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情况进行了再梳理、再整改、再落实,确保建立起适合湟中区区情、水情的小型水库良性运行管理机制。

  一、工程产权

  湟中区10座小型水库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费来源以国家投资为主。根据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确定10座小型水库产权均归国有水管单位所有。2019年湟中区政府向5个水库管理单位颁发产权证,进一步明晰其工程产权。

  二、工程管护

  (一)运行管理单位

  湟中区10座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分别由5个国有水管单位具体负责。均隶属于湟中区水利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除承担水库运行管理外还负责辖区内的渠道、人饮、堤防等水利工程的管理。目前云谷川水库管理所、小南川水库管理所为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盘道渠管理所为省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为切实加强水库管理,各管理单位负责人与水库管理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任务分工,落实巡查责任。2019年区水利局向5个水库管理单位颁发管护权证,并与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落实小型水库管护责任。

  (二)责任制落实情况

  根据水库运行管理要求,小型水库全部按时落实了安全管理责任制和防洪度汛责任制。安全管理责任人和防洪度汛责任人已在西宁市政府、湟中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为加强业务培训,湟中区每年对各级责任人进行至少一次业务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对各水库巡查人员至少每两年培训一次;为全面落实“三个重点环节”,湟中区逐库编制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调度规程(方案)、水雨情测报方案等管理制度,并每年开展现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每年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和防汛目标责任书,压实责任,确保水库等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汛前湟中区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安排部署会议,足额储备防汛物资;加强隐患排查,开展汛前、汛中、汛后等水库年度检查及其他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管护经费

  湟中区小型水库管护经费主要来源为中央、省级补助和区级自筹。2015—2020年用于小型水库维修管护经费660余万元。水库管理单位中在编人员工资已纳入区财政预算,每月能够足额落实,聘用人员经费从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或返还的水费中支出。

  三、工作特色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湟中区小型水库管理情况。2019年6月,刘宁省长检查小南川水库、香沟水库病害改造、责任落实情况;2020年5月,严金海副省长检查大石门水库、胜利水库、盘道水库,了解水库运行管理、值班职守及防汛预警机制落实等情况,青海省水利厅张伟副厅长、余欣副厅长等厅领导及市水务局领导曾多次到湟中区检查指导水库运行管理工作,湟中区区政府也高度注视水库安全运行情况。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有力的推动了水库管理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受青海地区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小型水库功能单一,经济效益差,且水库承担防洪等公益性任务,结合湟中区水库运行实际情况,辖区内小型水库全由国有水管单位负责管理。在此管理模式下水库才能得到及时的管理和养护,才能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

  (三)根据湟中区近年来水库工程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水库管理试行“管养分离”。水库的维修养护不再由运行管理单位具体操作,而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维护。通过该方法,一方面提高了水库维修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能够节省大量时间用于水库运行管理。

  (四)根据水库管理的需要,结合各类项目建设,不同程度的在小型水库上安装了水位自动监控仪、摄像头、预警喇叭等信息化设备,另外所有水库库区均用网围栏进行了隔离。通过上述手段,有力的提高了水库的管理能力和效率。

  (五)及时开展除险加固和安全鉴定。2000年至2016年,10座小型水库全部完成了除险加固任务。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相关要求,截至目前已完成安全鉴定的水库5座,2020年正在开展鉴定的4座, 2021年达到安全鉴定周期的1座。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和按时开展安全鉴定,为消除水库大坝安全隐患、化解安全风险,确保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六)根据水库运行和效益发挥情况,对部分水库进行了降等或报废。截至目前,已完成10座小型水库降等、3座水库报废工作,其中2017年降等4座、报废3座,2019年降等6座。适时开展水库降等与报废,有利于节约财力、物力,节省管理人员精力,而更好的服务于现有水库的管理。

  

  大石门水库

  

  黄茨滩水库

  

  云谷川水库

责编: 韩涵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