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水利部验收的水管单位目录
 

亭下水库运行管理情况及主要经验做法

2022-07-07 18:52

  亭下水库位于甬江流域奉化江干流剡江上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工程,为甬江流域重要骨干工程之一。水库于1978年兴建,1985年竣工,总库容1.515亿立方米。建库30多年来,亭下水库践行 “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致力于抓好水库运行管理,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亭下特色的水库运行管理之路,取得了显著管理成效。2013年迈入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行列,2015年成为首批水利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2016年成功创建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单位,水库运行管理不断向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以“标化”为抓手,全面实行工程标准化管理 

  2016年,浙江省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我库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基础规范建设、推进信息化管理,成功创建首批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单位,并持续巩固标准化创建成果,全面实行依标管理。 

  (一)发挥“两册一表”基础性作用 

  水库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我库在厘清水库管理职责和规范要求基础上,不断修编完善制度手册、操作手册和管理事项-岗位-人员对应表,建立了一套制度合理、流程清晰、要求明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体系。把涵盖工程运行管护全部内容以管理事项的形式落实到岗到人,规范水库日常运行管理行为。 

  (二)工程运行采用闭环式管理 

  工程检查是水库运行管理中掌握工程状况发现安全隐患的重要途径。我库采用移动APP巡查的方式,把检查的过程实时反映到亭下水库标准化(元素化)管理平台上,做到检查过程直观化、痕迹化。巡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在平台上实时提交,相关人员依照职责按隐患处理流程进行整改,并经验收合格后,最后由检查责任人确认。从检查-发现隐患-完成整改-通过验收-最后回到检查责任人,整个流程形成闭环式管理,从而确保工程安全隐患能第一时间发现,及时进行整改消缺,保障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三)严格执行控运计划,抓好调度运行 

  我库严格按照省厅批复的年度控制运用计划和上级批准的调度规程及调度指令开展水库调度运行。以防洪为首要任务,加强水文预测预知预报,及时编报洪水调度预报方案,为上级防洪调度决策做好参谋。同时,妥善处理好防洪、供水、发电、下游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抓好兴利调度,每月结合水库水情,制定月度发电供水计划,每旬进行调度分析会商,执行过程按日修正,力求最大限度利用好水资源,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四)应急管理常抓不懈 

  我库高度重视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了健全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训练有素的应急抢险队伍及比较健全的安全应急预案。2012年依据《浙江省水库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水库实际情况编制了《奉化市亭下水库安全应急预案》。2018年7月,修编完成《亭下水库安全应急预案》并报奉化区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实施。预案全面完整,规定了从启动到终止、从预防到抢险等一系列的程序措施细节,计划周密,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强。每年汛前对水库安全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操性,不断提高应急队伍抢险处置能力。 

  (五)运行管理不断向“三化”方向发展 

  “三化改革”是当前水库运行管理重要工作。我库总体上管理范围清晰,权属明确。门卫值守、库区巡查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较早实行了物业化管理,工程维修养护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项目,选择发专业能力强、服务信誉好的专业公司来承担维修养护工作,发挥专业公司的优势,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利于水库集中力量更好地开展工程运行管理。数字化工作也有较大发展,从过去多系统独立运行,到现在亭下水库标准化(元素化)管理平台综合运用,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应用,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水库管理更专业、高效。 

  二、融入元素化管理,构建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亭下水库于2006年创新性地提出“元素化管理”理念,与水库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系统,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工具,成效显著。之后,将这一理念和技术逐步延伸应用到整个水库运行管理工作当中,为构建水库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 构建了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将水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对象划分为616个安全元素,每个元素落实责任人,并建立了一整套隐患排查治理流程。通过元素化管理,系统地解决了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即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解决责任落实不彻底问题;构建了排查隐患、消除隐患的工作机制,解决隐患排查不全面问题;构建了全面细致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解决管理行为不规范问题;构建了以信息化集成平台为基础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解决日常管理无抓手问题;构建了管理人员合理免责的保障体系,解决问责风险扩大化问题。 

  (二) 构建了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 

  将元素化管理技术与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相融合,建立了“贯标+元素”模式。主要做法是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规程为依据,运用元素化管理,全面反映工程基本信息、运行状况、隐患处理和相关工作过程,并与上级监管平台相衔接,实时传送指定信息,进一步拓展了标准化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使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管理事项、管理对象(元素)和工作标准,构建起了标准化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三)构建了绩效管理长效机制 

  将与水库运行管理密切相关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标准化考核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进行逐条梳理,细化分解为考核元素,每个元素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要求每个责任人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自查并上传完成成果,并提交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逐级审核评分,对于超时完成的考核任务系统自动记录,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评定依据,解决了之前在考核中凭主观印象打分的弊端,大大提高了绩效考核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时效性,构建起了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以部颁考核标准为依据,夯实运行管理基础水平 

  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涵盖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经济管理,是规范水库管理单位运行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体系。为切实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要求抓好水库运行管理工作,我们在全面理解掌握考核标准基础上,梳理归纳提炼了766条任务,并把每条任务落实到科室到岗位到人。同时在亭下水库管理平台上建立“任务管理”和“目标执行”模块,每条任务完成情况实时反映在平台上,实时接受监督查看。对每条任务完成情况采用个人自评、部门考核和单位考核三个层级进行考核,最高分值定为10分。任务考核情况定期进行公布,并纳入到先进科室评选和个人评先评优当中,从而进一步夯实运行管理基础,促进了运行管理提质升级。

责编: 韩涵